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国内新闻 > 文物保护利用的“河南模式”

文物保护利用的“河南模式”

来源:河南日报     浏览:289次

  “我们的船马上靠岸,粮食要从船上卸下来,你们觉得会卸到哪儿?”7月12日,在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一粒米的漕运之旅”展厅,身着汉服的讲解员带领游客体验一粒米从征收到运输,再到归仓的全过程。随后,游客转入一旁的“城与运”展厅,继续“登船”,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运河之旅。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自去年5月建成开放后,迅速“变身”网红打卡地,成了河南传播隋唐大运河文化遗产价值、讲好运河故事的文旅新地标。

  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在我省,有无数像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这样的生动实践,让文物保护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大遗址保护开出灿烂之花。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公布了150处大遗址名单,河南占16处,另有涉及长城、大运河两条线性遗址5处,总数达到21处,数量位居全国榜首。

  作为全国重要的文物资源大省,河南境内的古代聚落、都城遗址、帝王陵寝等大遗址分布密度令人瞩目。它们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演变,成为实证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关键节点。

  河南大遗址具有集中整体连片、时代连续、内涵丰富、形态多样、古今城市重叠、深埋地下等特点。各地根据遗址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摸索出了各自的“秘诀”。郑州全面实施“生态保遗”工程,洛阳创造了“远离老城建新城”的大遗址保护“洛阳模式”,安阳实行的是国家科研机构和地方部门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殷墟模式”等。

  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我国大遗址保护的一种重要模式,也是文化遗产与群众美好生活相互融合结出的硕果,正逐渐成为保护华夏历史文明根脉和基因、传承赓续中华文明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截至目前,河南有安阳殷墟、郑韩故城、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阳城等4处已挂牌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郑州商城、郑州大河村、偃师二里头、偃师商城、内黄三杨庄、三门峡庙底沟、渑池仰韶村、信阳城阳城、舞阳贾湖等9处入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经过多年努力,这些遗址公园正以崭新的面貌进入人们的生活。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说,河南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考古遗址公园,用中原大地独特的文化魅力站在黄河岸边、嵩山脚下,向世界讲述着中国的故事。

  河南作为文物大省,地下文物资源极其丰富。近年来,为配合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高速公路、铁路等重点项目以及城市项目建设进行的考古勘探发掘,发现“地下宝物”的案例不计其数。如何更好地解决土地开发中地下文物保护的问题,河南一直在探索。

  先考古,后出让。去年,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河南省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强基本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完善“先考古、后出让”制度,深入推进“考古前置”改革。

  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6个大遗址片区之一,郑州市文物古迹总量过万。在全力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过程中,郑州市以“考古前置”改革为突破口,将考古工作列入土地供应条件,在土地出让前全部完成,探索出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协调统一的地方经验。

  “‘考古前置’改革为有效解决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促进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全面推进开了一个好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靖说,由政府组织考古工作,能够真正把文物保护落到实处,维护文化遗产的尊严。

  在省文物局局长任伟看来,通过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文物工作完成后进行净地出让,宗地竞得人可以快速推进工程建设,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文物领域“放管服”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千年文脉延绵不绝,灿烂文明生生不息。中原大地上,文物遗迹星罗棋布,文化遗产灿若星河,一幅古今辉映、灿烂辉煌的文化长卷正在徐徐展开。记者 温小娟 郭歌


上一篇: 河南省文物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 安阳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研究部署文化传承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