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文化新闻 > 科技赋能让周口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更智慧高效

科技赋能让周口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更智慧高效

来源:周口日报     浏览:352次

  在中心城区,市民走进道德书屋感受阅读之美、读书之乐;在城乡上下,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免费的文化大餐;在新华书店、图书馆,只要有一部手机,就可联网借图书、免费阅读……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以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为统领,紧紧围绕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强基础、塑品牌、重实效、惠民生”上下功夫,探索实施“五大实践”“四项举措”,使全市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更加健全、结构更趋合理、运行便捷高效,促进全市公共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精彩。

  资源底蕴厚重 文化硕果累累

  2022年,周口市大力实施“文化强周”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重要任务,积极促进文化艺术创作繁荣发展并结出累累硕果:策划编纂《周口文化典籍丛书》《周口历史文化读本》《名城周口的文化记忆》等一批重点主题出版物;统筹编撰《道德名城、魅力周口》画册(历史篇、时代篇)和《古陵万象》系列丛书;策划组织“弘扬长征精神 再唱长征组歌”重阳节民族交响合唱,为全市群众带来音乐盛宴;创作项目豫剧现代戏《黄河边》入选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2022年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中,鹿邑县老子文化博物馆获“文博艺术空间”称号,太康县“魅力刘寨”获“美丽乡村文化空间”称号,沈丘县美术馆获优秀“基层文化空间”称号;“周末公益剧场”坚持公益演出15年、1000余场,受惠群众达1000多万人次;持续实施“文化周口”7大系列活动,其中“考古周口”电视文化栏目媒体点击量超4亿人次,被国家文物局、中国社科院专家称为“现象级文化产品”……过去一年,周口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繁荣文艺创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机制;进一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增加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总量;进一步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加强现代传播体系和数字公共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文艺创作精品化、文化活动品牌化、服务供给精准化等开展特色主题活动,成功打造出一批又一批富有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享受更加充实、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公共文化服务 品质特色鲜明

  一座城市提供的公共服务,关系着民生之基、幸福之本。公共文化服务,满足的是广大群众读书看报、看演出、看展览、参加文化活动等需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过去一年,周口市以乡村建设行动为契机,持续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八个一”,试点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与社区融合共生、有温度的文化社交中心,营造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高品质文化空间;持续不断丰富群众文化活动,采取“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高水平举办“惠民文化节”“乡村文化活动年”广场舞大赛、才艺大赛、全民阅读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传帮学方式带动一批人积极参加文艺活动,积极挖掘本土人才,弘扬乡土文化,建立了一大批以农村文艺队伍为基础,以农村文艺人才为支撑,集文化活动、乡创开发、文旅融合等功能为一体的基层群众文化合作组织,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并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重要任务,促进全市文化艺术创作繁荣发展;持续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开展周口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拓展智慧公共文化服务应用,使公共文化服务更精准、更丰富、更精彩。

  基础设施坚实 活动丰富多彩

  过去一年,周口市按照“四级联动促提升”的工作思路,印发《周口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21—2025)》,市县两级以完善功能、补齐短板为重点,乡镇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为核心,村级以建成符合“八个一”标准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主要任务,全市建成文化馆12个、图书馆11个,县级图书馆分馆170个、文化馆分馆177个,实现以12个公共文化馆为“点”,带动203个乡镇(街道)文化站为“线”的贯通和4615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面”的提升;充分利用公园、广场、社区空置房屋等场地,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与社区(村)融合共生、有温度的文化社交中心试点,营造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高品质文化空间;改造建成“道德书屋”24个,建成周口市文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沽读书廊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100多个,形成城市社区“15分钟文化圈”与乡村“五公里文化圈”……一系列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正逐步实现从“有”到“美”和“好”的跨越,不断丰富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过去一年,周口市坚持把重大文化惠民工程作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抓手,以基层为重点扎实推进。根据周口越调、太康道情、郸城大鼓书、西华笙簧二夹弦等特点,编排一批曲艺精品节目。依托文化馆(站)、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举办广场舞、民间艺术、群众合唱等比赛,积极开展农村摄影展、美术书法作品展、全民阅读等群众系列活动。先后举办首届周口市“惠民文化节”,启动第二届“惠民文化节”暨“乡村文化活动年”活动,引导各地结合节气及相关节假日特点,以“惠民文化节”“四季村晚”为活动重点,搭建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加入的展示平台,打造周口“周末公益剧场”、鹿邑之声周末演唱会、西华乡村村晚、沈丘“槐乡千古情”、项城欢乐百姓大舞台、商水周末戏迷展演、淮阳公益晨读、扶沟“我们的节日”等特色文化品牌。

  数字助力赋能 供给日趋精准

  过去一年,周口市积极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公共文化数字化水平,创新现代传播方式。依托国家公共文化云、省“文化豫约”平台,构建互联互通的一站式数字文化服务云平台,大多县市已完成文旅云与省厅的对接,现已免费向公众开放28万册电子读物、3000部有声读物、6000部动漫视频、113种电子期刊等数字内容资源,全市文化数字化云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周口公共文化云将持续围绕享活动、订场馆、看直播、学才艺、赶大集、读好书六大核心功能,打造面向儿童的AR互动体验区和面向青少年的VR虚拟现实体验区,开展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基本实现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沉浸式环境,通过打造线上文化配送供给新形式,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进周口市公共文化服务走上“云端”、落在“指尖”。

  过去一年,周口市坚持保护利用与传承发展相结合,围绕太昊陵庙、画卦台等挖掘伏羲文化、根亲文化的时代内涵;围绕太清宫遗址、《道德经》等发掘老子文化的时代内涵;围绕裴李岗文化石磨盘、时庄遗址、黄泛区农场等阐释农耕文化的时代内涵;围绕沙颍河沿线码头遗址、周口关帝庙、邓城叶氏庄园等追寻漕运文化的时代内涵,为建设“临港新城、开放前沿”提供历史支撑;持续围绕平粮台古城遗址、时庄遗址、朱丘寺遗址、方城遗址、槐寺遗址、太康陵等,找准周口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定位,树立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积极引导全市1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0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物保护宣传、非遗宣传推介及非遗展演、对外展示交流活动,常态化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进一步彰显“道德名城”的丰厚文化底蕴和特色,展示“魅力周口”的崭新活力。


上一篇: 周口:推动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 精品中国画亮相河南博物院